**LIFE**TECH**NEWS**

Friday, September 26, 2008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the iPhone - ZT

platform shift + new business model = INNOVATION
--------------------------------------------------------------------------------------
BERKELEY, Calif. (MarketWatch) -- What I'm about to explain may seem obvious, but I'm not sure anyone fully understands the sort of tectonic and fundamental shift taking place in the tech sector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fruition of the new smart phone as epitomized by Apple Inc.'s iPhone.

I have been thinking about this development since the device was first shipped. While much of the buzz around the product was credited to good PR, I think there was a deeper meaning to the apparent nuttiness.

First of all, the tech community, specifically the computer users, have been waiting for an inevitable and so-called "platform shift." This has been building up for years.

There were a number of basic beliefs (you may have heard of these yourselves) that have permeated the computer business for the past 10 or more years.

There will be a major platform shift away from the current Wintel machine.

Mobile devices will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ternet connectivity will be done mostly on mobile devices, primarily the cell phone.

Cloud computing will dominate the century.

If we see the iPhone as a new computing platform most of these core beliefs -- as listed above -- are fulfilled, but with a twist. If we forget about the end of the PC and the death of the Wintel platform and simply see a new segment emerging to compliment and evolve differently than desktop computing, then we'll have a grip on all this.

When the PC came along in a world of mainframe computing there was no such thing as "desktop computing." It was not fully understood.

The desktop computer ended up complimenting large scale systems and not replacing them. It has its own strengths that made it valuable for the individual user. This is what we have with the iPhone and probably the Google Android as it evolves.

These are more than smart phones, they are major comp uter platform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that cannot be done on a PC, but can easily compliment a PC the way a desktop computer can compliment and augment a mainframe.

To fully grasp this you have to rethink what happened with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smart phones as developed by Microsoft . The entire thrust was to do nothing more than miniaturize the desktop PC. In other words give users a PC in their pocket.

There was nothing really unique about the Microsoft smart phones. They stored PowerPoint presentations and Word documents and ran Windows software as best they could -- if at all.

The end result was a moribund smart-phone business that looked to be dead in the water or, at best, an odd niche market.

Other attempts at improving this segment included inventive phones such as the Neonode from Sweden. It is a gesture-based phone with similar touch-sensitive technology as the iPhone.

But everything was a phone first and a computer second. Apple flipped the model and centered the buzz around the oddball but often pra ctical applications that run on the iPhone.

And in the Apple ads they know how important this is by showing how a user downloads an installs an app. No ad for a mobile phone has ever veered in this direction.

The eventual market for these devices as envisioned by Steve Jobs and Apple will eventually be bigger than anything we've ever seen and should surpass the massive PC and desktop computing market before the dust settles.

While all the handset makers and carriers are making look-alike phones with plenty of cool functionality, only Apple and Google see this for what it is -- a genuine platform shift and an entirely new market direction for mobile devices.

The odd men out in this game appear to be Microsoft and perhaps Research In Motion . RIM may not be able to adjust to this fast enough to continue its winning ways, a victim of its own success.

What I admire most in this scene is the fact that Google actually foresaw the importance of the iPhone model and did something about it. If the handset makers, who will pro bably never get an iPhone license, manage to survive in this evolving market, I can assure you they will be thanking Google since the open-source Android code can be used by all of them.

Sunday, September 21, 2008

“中国模式”为何不好推广? - ZT

从社会科学角度来讲,一个模式的推广,不仅要讲这个模式取得的成果——即作为要素之一的“What”;更重要的,是要讲清楚“How”——即这个成果是怎么取得的?

中国的发展付出了很大的社会成本。 社会成本是广义的,至少包括三大块。一是发展过程中的公正问题;我暂不提人权怎样,单讲发展中的公平正义问题就够了。二是生态环境的恶化。三是发展的行政成本问题。

--------------全文如下-------------------
国际学术界——尤其是做发展研究的,包括发展经济学和发展社会学——在过去这些年里,常有一学者提出“中国模式”的概念。所谓“中国模式”,当然主要是指从中国开放改革30年的经验总结出来一种发展路径。
客观地说,如果我们对中国过去的30年做一个研判,它确实在发展历程中走出了一个属于自独特模式。这个模式既不同于老牌的西方工业化国家走过的道路,也不同于二战以后日本、韩国等过的道路。当然,相比起来,“中国模式”同日本或韩国的模式,比同西方模式更加相近,但也不能等号。而且,“中国模式”又不同于冷战结束前的苏联和东欧的发展模式。
如果把上述三个参照系做一个比较,就会看到,中国在过去30年里,确实是没有完全照搬它的任何一个。至于中国本身的这个模式,该用什么样的社会科学概念去描述它,现在还是争议极大但这个模式的客观存在,不应有争议。这是我要强调的第一点。
我要强调的第二点是,国际上之所以很多人,特别是研究第三世界发展的学者越来越重视“中式”,一个基本的原因就是中国30年来,在严格意义的发展领域里(即不包括中国官方宣传夸张的些方面,比如说文化),确实取得了实在的成就。尽管海内外一部分人否认,但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看,中国取得的成绩是不可抹杀的,可以拿出确实的数据,不管是来自中国官方的数据,还是来自界银行、IMF,或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大学、研究机构。尽管这些数据之间在统计口径或计算方式上差异,但对于过去30年来中国经济长期的增长,基本上是有共识的。
国际上对中国的官方统计数据有质疑是长久的事。过去十几年,一些国际上有名的经济学家曾了多种间接的方法,试图检验中国官方数据的可靠性。虽然他们的有些估算把中国的实际GDP增了两三个百分点的折扣,即便如此,中国在过去30年间累积的增长是实实在在的。
然而吊诡之处在于,虽然中国过去30年的发展速度名列世界前茅,虽然全球公众对“中国模式益关注,虽然一部分学者——既包括西方学者,也包括海外华人学者,也包括中国国内的一些学者更不用说中国官方雇佣的宣传员,一直试图把“中国模式”向世界推广,却麻烦重重。
推广中国模式,当然主要是针对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而言;那些人均GDP比中国高出好多发达国家,中国模式没啥适用性。问题在于,就是对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推销“中国模式”,仍然件很头疼的事情。我并非是中国道路的盲目赞许者,但作为一个中国学者,我也想在海外学术活动
中,能把中国的经验多做推广。但我发现这很难!我跟很多外国学者和中国学者都讨论过这个问题
——为什么难?
即使不提那些枯燥的统计数字,你只要每年有去中国进行一两次考察的机会,都能看到中国30“中国模式”为何不好推广?

来所取得的实在成就——看看那些高楼大厦、高速公路、工厂商场、城市广场、大坝电站,等等。这
些难道不是真的吗?
但是,你就是很难向世界推广中国模式。为什么?因为从社会科学角度来讲,一个模式的推广,
不仅要讲这个模式取得的成果——即作为要素之一的“What”;更重要的,是要讲清楚“How”——即这
个成果是怎么取得的?
不少学者一开始对“中国模式”抱着很大的信心,但当他们分析到“How”这个关键环节时,就发现
很难再乐观地说下去。因为中国模式操作的过程和机制,涉及到很多无法回避的问题,这就是中国取
得高速经济发展所支付的巨大社会成本。我讲的社会成本是广义的,至少包括三大块。
一是发展过程中的公正问题;我暂不提人权怎样,单讲发展中的公平正义问题就够了。二是生态
环境的恶化。三是发展的行政成本问题;我现在还不提更高的政治改革等方面的内容,这些要是再提
上就更麻烦了。仅仅从这三个角度来讲,任何要向世界推广“中国模式”的学者,都绕不过这道门槛
——它们所代表的社会成本是那么的巨大。
第一,全世界发展中国家里,有几个能像中国那样,这么多年来在“稳定压倒一切”的政策下,不
让所有的相对弱势民众——在这样那样的事件中遭遇不公正对待的工人、农民、小商贩、业主、污染
受害者、豆腐渣校舍倒塌的受害者、消费者等等——有依法组成真正属于自己的工会、农会、协会等
团体,进行集体谈判、讨回公道的常规渠道?国际上几十年的社会科学研究都证实,如果劳工不能集
体同雇主谈判,无法就其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方面的要求讨价还价,就会处于一个异常脆弱、不堪
一击的地位。当劳工和雇主间出现严重的力量不对称时,政府的作为就变得非常关键。
一般来讲,在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即使政府不主动帮劳方与雇方进行谈判,如果工人自己组织起
来,找到途径——不管工人的组织叫什么,工会也好,行会也好,或者同乡会也好——那些地方政府
至少不能每次都去叫警察把工人抓起来,立刻强迫他们的组织解散。但在中国,这基本上是常规现
象,地方政府马上就会叫来保安、警察、甚至武警采取行动,有时还会使用重度暴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二三十年来,全世界有相当程度的市场经济的国家里,还没有哪个国家(没有
市场化的国家不存在这些问题,如北朝鲜),不允许自我组织的劳方和资方进行谈判。只有中国很特
殊,会对这些全面管制到如此程度。几年前参加一个研讨会,国内学者提到一个实例,我最初还以为
是黑色幽默,后来问了好几个人,证实是真的,而且别的地方也常有。说是在大连,一家外资企业里
的工人要求加点工资,经过谈判,外方老板基本上对工人的合理要求让步了,可是地方政府竟然叫来
警察,把中方谈判代表抓了起来。无论从法律还是人道角度看,抓人都是荒唐的,因为工人不是用暴
力、而是以和平的方式去交涉。
在中国模式的发展中,工人还不是最弱势的,对农民更不公正。农民失地得不到适当补偿;农村
孩子考大学分数线比大城市的高;最苦最累的活大半是农民工做,而他们并不享有基本的公民权(比
如,奥运会设施建成了,奥运前把他们赶走)。顺口溜中国的“城市欧洲化,农村非洲化,两极大分化
”,描述的就是这种状况。

第二,中国高速发展的巨大生态代价。这一点,从国际上独立的科学研究机构,以及联合国、世
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等发表出来的指标都有证明。中国的环境问题之严重,在以前,大部分中国人
还没有鲜明的对照机会。这次北京奥运,就强烈对比出来了:北京没搬家,北京周围的省市没搬家,
中国北方的邻国也没搬家,但在奥运期间,北京的空气及整个环境是那么不同。这就说明,人为的环
境破坏的程度,是何等严峻。
中国的生态恶化,其中最严重的是全国水资源被污染。长期以来,中国官方媒体都讲,原因主要
归于中国人均水资源奇缺。德国的一个华人工程师查的数据表明,中国的水资源人均 2220立方米。
这和德国的水平相当,它是2170立方米,但所有去过德国的人都能看到,德国的环境多么好!仅从人
均水资源不充足来解释中国绝大部分河流被污染是说不通的。南韩的人均水资源比中国的少多了,只
有1480立方米,但是我去过两次,看到的都是青山绿水。所以中国模式中,高速发展的又一个巨大代
价是生态的恶化,这是无法抹杀的事实。
第三,中国模式的巨额行政成本。做公共管理研究的都知道,为了贯彻“GDP增长高于一切、稳定
压倒一切”的发展政策,中国的各级行政系统常常是不计成本的。县领导定下一个大目标,往往就是“
举县”去做;省市领导定下一个大目标,往往就是“举省举市”动员落实;国家级领导层定下一个大目
标,那当然就是“举国”动员落实。只要一“举”,其它的统统让路,代价超常难以计算。
中国30年来取得的发展成果,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很羡慕。但是,对中国模式的分析一旦进入
第二个层次,说清楚这些成果是以怎样的综合社会代价取得的,就不好推广了。你能向别的国家明白
地说,“你要达到这种成果,一定要取消所有弱势群体组织起来,维护自己正当利益的权利”吗?中国
的无权农民工、黑窑奴工、煤矿事故、拖欠工资这些,是相关产业“高效益”的重要原因,你能这么强
行地干,但你能向世界名正言顺地推荐吗?你能向那些来访的发展中国家人士开导说,要在短期内有
中国城市里那么漂亮的马路、绿地、豪华建筑,要开展有效的造新城运动,你们一定要敢于强制征
地,对农民耕地被剥夺引发的社会矛盾和暴力冲突,要无情镇压。
推广一个模式不仅要讲其效果,更关键的是要讲你是通过什么样的机制、方法产出这样的效果
的,不然别人无法操作。这就是欲推广“中国模式”的悖论,你仅仅看效果,确实非常显著,但你一讲
成本,就吓死人了。
北京奥运会对“中国模式”的惊人效果和惊人代价,做了绝妙的展示。全世界哪个国家能把奥运办
到这样宏大的规模?但不能忘了宏大后面的代价:中国正式公布的花费是448亿美元,这已经是雅典
2004奥运会的4倍,是悉尼2000奥运会的5倍多,而这个天文数字并不包括“举国动员、党政军工青
妇、各行各业都让路”的成本。比如,仅仅为了奥运开幕式上的鼓手队,就专门征招了一次兵,两年里
全职操练。全世界愿意花这么大代价办奥运的政府不少,但钱不够;全世界有财力这么办奥运的国家
很多,但不愿意,因为他们认为还有更值得花钱的领域。
所以,目击了宏大北京奥运会的伦敦市市长说,2012年他们的奥运会预算在93亿英镑(174亿
美元)以内,因为民主制和法治不允许办奥运不计成本,尽管英国的经济实力并不弱:2007年它的
GDP总值2. 730 万亿美元,是中国的83. 2%;人均GDP是45300 美元,是中国的18. 4 倍。


回顾和反思中国30年来走过的路,我们既不能否认它的巨大成果,也不能抵赖产生这些成果的巨
大代价。目前中国从上到下正在大讲“科学发展观”,只有把这两个“巨大”都实事求是的放进去,才可
能在中国下一阶段的发展中,创建良好的制度和政策,以不太长的时间,将前述的三大成本持续的降
下来。若是,才会使中国的发展不但成为可持续的,也是人道的。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名正言
顺地向世界推广“中国模式”了。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丁学良回望30年》
未经英国《金融时报》书面许可,对于英国《金融时报》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
转载、摘编或在非FT中文网(或: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已
经英国《金融时报》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