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还不是伦敦 - ZT
媒体最喜欢制造概念,之前是金砖四国,现在开始谈纽伦港,是啊,纽伦港,纽约伦敦香港,几乎就是在说全世界热钱的发源地啊,显然和热钱的目的地“北上广深”不可同日而语啊,这种财经地理的浓缩与概括,一下子就缩短了很多沟通的距离。浦东众多高楼大厦所构成的剪影已经在向纽约伦敦香港看齐。而作为一直以国际金融中心为目标的上海浦东而言,最吸引眼球的新闻就是之前高规格的金融论坛以及政府准备新建的过万套的金融人才公寓。一位经常往来上海和伦敦的朋友,看完这一万套公寓即将兴建的消息之后,感叹道,上海的房子价格已经要和伦敦差不多了。
我告诉她,上海和伦敦还差的很远,起码现在在人民公园里晨练的人都是附近民居里穿着睡衣睡裤的普通市民,和海德公园里晨练或者练习策骑的百万富翁相去甚远。尽管这只是一个缩影,但是万套公寓容易盖,要让银行家成为这个城市的居民的确很难。
城市的发展都有阶段性,有亚当-斯密式的所谓三部曲,先是工厂林立,老百姓从四乡八镇涌到城市里面来,于是城市的地价开始急升。然后城市人口开始急剧膨胀,然后制造业利润下降,由全盛走向微利,工厂开始迁往郊外。当政府拿了大量的税收开始兴建道路交通时,四通八达的城市交通体系,令人口开始向郊外扩散,于是城市成了闹市,开始提供各种百货公司的购物服务,最贵的地段被最有能力缴租的品牌占据。于是搬到郊区也有大卖场可以满足自己的生活,这一段时期开始使得中产阶级搬到了郊区,广州周边的南番顺等卫星城市就是这样的例子。这一段时期是城市空心化。接着就开始了金融业兴起的时期,城市由闹市变成了不夜城,机场/酒店等都可以24小时操作了,这个城市没有白天黑夜的分别,大量的旅客在凌晨三四点抵达,然后还可以继续活动。高薪的金融交易员都住在城市里面,各种Town house和Penthouse开始热销,这就是纽约伦敦香港这样的城市的现阶段。
所谓工厂林立,应该是上海居民固守在浦西一张床的岁月,接着就是各种拆迁户开始住在宝山或者松江闵行,显然现在类似新天地济南路8号这样的楼盘还刚刚崭露头角,如果都像伦敦一样,环市以内的地段都是银行家这样的百万富翁居住的话,恭喜上海,她真正成为了金融大都市了。
只是现在每天早上人民公园里面还是挤满了给自己子女相亲的普通市民,喜欢伦敦物价的朋友暂时还可以在上海寻找一些普通市民的生活。可以去老字号买一个小时候常吃的零嘴,真是到了金融业兴起的时候,这些老字号估计都会因为地租搬离闹市。所以每次我看到新闻里面说道老字号如何需要振兴的话题都比较平淡,显然这是一个需要靠营业额说话的地方,依靠同情哪里会有生意啊,你问问上海的小姑娘她们几时去帮衬过这些老字号呢?都是一些怀旧的外地游客一年买不到两次的消费,以此炫耀一下自己亲近了一下张爱玲笔下的老上海。
前几天看到一个专门为商场招商的朋友,我好奇的问他,你们为什么一楼都要租给那些千篇一律的名牌呢?他说他们付得起我们期望的租金,就是这么简单,所以无论你在纽约还是香港,还是去了东京或者伦敦,最好的地段也就是那些品牌,只有它们付得起一楼的价格,那些偶尔会扔一笔钱租铺子的品牌,估计最多也就是1年左右的租期,第二年也就退租了。显然所有的零售行业都是在租金上面琢磨如何最大化的摊薄成本。幸亏上海还不是伦敦,不然喜欢购物的年轻人,基本上不要期望可以在市中心逛到什么外贸小店了。无他,唯地价贵尔。
我告诉她,上海和伦敦还差的很远,起码现在在人民公园里晨练的人都是附近民居里穿着睡衣睡裤的普通市民,和海德公园里晨练或者练习策骑的百万富翁相去甚远。尽管这只是一个缩影,但是万套公寓容易盖,要让银行家成为这个城市的居民的确很难。
城市的发展都有阶段性,有亚当-斯密式的所谓三部曲,先是工厂林立,老百姓从四乡八镇涌到城市里面来,于是城市的地价开始急升。然后城市人口开始急剧膨胀,然后制造业利润下降,由全盛走向微利,工厂开始迁往郊外。当政府拿了大量的税收开始兴建道路交通时,四通八达的城市交通体系,令人口开始向郊外扩散,于是城市成了闹市,开始提供各种百货公司的购物服务,最贵的地段被最有能力缴租的品牌占据。于是搬到郊区也有大卖场可以满足自己的生活,这一段时期开始使得中产阶级搬到了郊区,广州周边的南番顺等卫星城市就是这样的例子。这一段时期是城市空心化。接着就开始了金融业兴起的时期,城市由闹市变成了不夜城,机场/酒店等都可以24小时操作了,这个城市没有白天黑夜的分别,大量的旅客在凌晨三四点抵达,然后还可以继续活动。高薪的金融交易员都住在城市里面,各种Town house和Penthouse开始热销,这就是纽约伦敦香港这样的城市的现阶段。
所谓工厂林立,应该是上海居民固守在浦西一张床的岁月,接着就是各种拆迁户开始住在宝山或者松江闵行,显然现在类似新天地济南路8号这样的楼盘还刚刚崭露头角,如果都像伦敦一样,环市以内的地段都是银行家这样的百万富翁居住的话,恭喜上海,她真正成为了金融大都市了。
只是现在每天早上人民公园里面还是挤满了给自己子女相亲的普通市民,喜欢伦敦物价的朋友暂时还可以在上海寻找一些普通市民的生活。可以去老字号买一个小时候常吃的零嘴,真是到了金融业兴起的时候,这些老字号估计都会因为地租搬离闹市。所以每次我看到新闻里面说道老字号如何需要振兴的话题都比较平淡,显然这是一个需要靠营业额说话的地方,依靠同情哪里会有生意啊,你问问上海的小姑娘她们几时去帮衬过这些老字号呢?都是一些怀旧的外地游客一年买不到两次的消费,以此炫耀一下自己亲近了一下张爱玲笔下的老上海。
前几天看到一个专门为商场招商的朋友,我好奇的问他,你们为什么一楼都要租给那些千篇一律的名牌呢?他说他们付得起我们期望的租金,就是这么简单,所以无论你在纽约还是香港,还是去了东京或者伦敦,最好的地段也就是那些品牌,只有它们付得起一楼的价格,那些偶尔会扔一笔钱租铺子的品牌,估计最多也就是1年左右的租期,第二年也就退租了。显然所有的零售行业都是在租金上面琢磨如何最大化的摊薄成本。幸亏上海还不是伦敦,不然喜欢购物的年轻人,基本上不要期望可以在市中心逛到什么外贸小店了。无他,唯地价贵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