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2-01 17:21】 【李冰心】 【第一财经日报】
[文章导读]
RFID国家标准最终没能如期出台;而与标准的窘态相似,国内RFID市场也并不会很快展开。
[正文]
时代互联--域名注册商,CN域名买一送二
WAP天极游戏资讯,精彩内容免费体验
标准难产
RFID国家标准最终没能如期出台。
日前,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高新技术部发布的名为《关于暂停“电子标签国家标准工作组”工作的通知》提到,目前电子标签相关国家标准的制定机构之间 工作重复,为确保正在制定中的相关电子标签标准之间协调一致,现暂停“电子标签国家标准工作组”的相关工作,待重新整合后再开展工作。
正式成立不足9个月的“电子标签”国家标准工作组提前结束了他的神圣使命。
今年2月,中国电子标签国家标准工作组成立。该小组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负责起草、制定中国有关电子标签的多项国家标准。按照原有计划,工作组将在今年年底前出台自主电子标签国家标准。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可俗称电子标签)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在零售业中,RFID被认为是条形码的终结者。
随着工作组工作的暂停,中国RFID谋求全球话语权的过程一时间充满变数。
而与此同时,科技部联合13个部委召开了一个针对RFID技术的内部会议,一份名为《中国RFID发展策略白皮书》的报告正在酝酿过程中。
对于电子标签国标工作组暂停工作一事,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高新技术部和工作组的相关工作人员对此都三缄其口。
事实上,这可能也是困扰RFID技术在中国发展的一个长期问题。RFID标准化最关键的环节可能就是无线电频率和物品编码,而由于历史的沿革,在 RFID归口问题上,各部委一直没有取得一致。有分析人士指出,电子标签国家标准化工作组的暂停,表明在RFID的规模应用进程中,如何协调各方利益,形 成统一技术规范,要比解决单纯的技术问题复杂得多。
市场虚火
与标准的窘态相似,国内RFID市场也并不会很快展开。
IBM全球高级副总裁、IBM软件集团领军人物软件集团总经理Steve Mills表示,RFID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都刚刚启动,许多国家开始实施该项目,但实际基础设施投入方面还比较少。
供应链解决方案供应巨头Manhattan Associates公司(Nasdaq:MANH)亚太区总裁Mark Weaser也认为,由于目前技术状况与中国RFID国家标准尚悬而未定,中国RFID应用市场的成熟尚需几年的时间。
香港创新科技署科学顾问黄永成指出,虽然有关技术肯定会越来越普及,但在未来五至十年内都不能完成取代条形码应用。他预计,RFID短期内只会在特定范围内被采纳,不会推进得太快。
易观国际分析师分析指出,从市场需求来看,内需对RFID的拉动在短期内也难成规模。首先,中国的 RFID国家标准迟迟无法出台,其前景充满不确定。第二,即使标准制定的过程是明确的,中国国家标准更加靠近欧美标准(EPC)还是日本标准(UIC)尚 无定数。最后,在3年内,RFID从其它行业应用进行大的突破的可能性也很小,毕竟从产品供应到基础设施的建设,再到全程IT系统的管理和维护难以一蹴而 就。
从外需来看,许多人认为沃尔码的RFID部署会激活中国的初期RFID市场,因为沃尔码70%的供货来自中国。但事实上,中国本土企业很难跻身沃尔玛全球前100名的供应商之列。因此,这部分的影响难以波及到中国。
而在中国生产的合资或外资企业,虽然其母公司可能是大供应商,但是中国分支机构的RFID相关产品采购是遵从母公司的全球采购策略,无法自己做决策,也就无从拉动中国的RFID市场需求。
成本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RFID应用是一个高度复杂的产业化问题,没有规模就难以降低成本,并对应用行业形成普及和覆盖。目前标签的价格大约是25至30美分,即2元钱左 右,而条码标签的单位成本只有2分钱。对于很多利润日益变薄行业(如零售业)来说,2元已经是很多商品的全部毛利了,因此RFID很难推开。目前全球 RFID标签的年需求量大约是1000万片,而只有需求量超过50亿片后,价格才能降到2美分(就是1角5分钱),这才有可能在零售业大规模应用。但从 1000万到50亿,不会是短暂的过程,对于中国更是如此。
和其他新兴技术一样的,RFID在中国大量普及行业应用之前还有段路要走──而标准的选择和制定毫无疑问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不过,外国设备商盯上的可能也正是这种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
“中国的供应链发展要滞后于制造业,在大陆近30-40%的产品成本由供应链产生,而在其他工业化国家,供应链成本只占10-15%。”Manhattan亚太区总裁Mark Weaser如是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