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TECH**NEWS**

Tuesday, November 21, 2006

关于华人融入美国主流的看法

看到这篇文章,觉得蛮有新意的。和大家分享一下。
(摘自ftchinese.com, 作者:Clement Zhao)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以及数十年的积累和拼搏,海外华人似乎有点“跃跃欲试”的感觉,常常听到要融入美国主流的声音了。在选举期,这种声音更加频繁出现在海外华文媒体上。但是,我们是否具备融入主流的实力和素养呢?这让我想起一个叫作斯坦贝克的美国人的一些文字。

斯坦贝克,这位66年出版最后一本“AMERICA AND AMERICANS”的作者和此书,被称为是最道地的美国作家眼中的美国与美国人。他自陈:我在将“美国人”象手表般解构,看看他是怎样运作的。据说这是上个世纪最受美国人喜欢的作家之一。估计可能是美国平民也就是普通老百姓喜欢吧。但他毕竟是拿了诺贝尔的作家。

隔着半个多世纪,看他的文字,特别是中国人,来美国十年二十年之后读他的书,单纯从文字上看,或许他就是敢于表达他的观点而已。以中国人文化历史的悠久,处世明哲之圆润,恐怕他当时那些观点,都“也不过如此”了。

但是,他的某些尖锐,和面对“富裕”时表现出的责任感和价值观,却对留学美国渐渐富裕起来的华人,有着某种启示:可以嗤之以鼻,也可以有所共鸣,甚至对于今天的被利益集团挟持的美国政府,还有被中国目前求富裕的平民与拼命用权利累积财富的权力阶层所组成的潮流图景,是一种照映。斯氏曾说:我强烈怀疑我们的道德与精神之崩溃是出于对富裕缺乏经验……

“很可能道德感——正直、伦理、甚至慈悲——就是因此而沦丧。规矩让我们得以生存,共同生活并繁衍。然而,若我们对于生命的爱,以及我们对一个英勇过往的回忆和一个美好未来的信心都以分崩瓦解,则又何需道德和规范?即便有,它们也会成为一种危险。”

最令人感慨的是最后这一句:“我们的祖先所期盼的,我们已有所成就,而毁灭我们的正是我们的成就”。

斯氏的短文更有趣些,比如《带着查理去旅行》《一个美国人在巴黎》,甚至当我被推荐读林达先生的《带一本书去巴黎》时,脑子里跳出来的,竟是斯氏那本《美国和美国人》的封面。

关于进入主流社会,我倒是想说几句。这几十年来,华人常常把进入主流社会当成引以为荣的事情。特别是没来过美国的,看了一些海外中文媒体记者采写的文章,动不动就主流,或者进入融入主流。其实,那是中国人的一相情愿。买房子置地跟主流不主流更是没关系。

中国人,作为移民,因为文化的渊源,几乎没有太大进入主流的可能性,这不是哪个人生意做得好不好,赚钱是不是比美国人多的问题,而是个文化坚持的问题,如同中国人到“阿卖锐卡”入了籍,同样参与选举,却从骨子到意识都有些不伦不类一样。边缘有什么不好?边缘更有利于最初的生存,更有利于坚持某些文化精髓和不被简单同化,借鉴和学习是可取的,浅表性的跟随却是灾难,对西方文明一知半解,只知道礼仪礼节上的刮目相看,其实是连眼珠子都挖了去的——盲目。

这一点,海外华人,尤其是喜欢文字的知识分子或有点知识的文学分子,应该学学斯坦贝克:“我们的祖先所期盼的,我们已有所成就,而毁灭我们的正是我们的成就”。在美国求学或工作,渐渐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应当在财富之外有所坚持,有所清醒。房子、地,可能象征财富,但不等于财富,而财富和主流社会,可能还没有和上流社会的距离近。

有些事情,世界本无事,文人自扰之。一个只有几百万人口的少数族裔,一大半是无选举权或不具备选举意识的人群,谈进入主流挺令人费解的。这一点,海外华文媒体有些职业责任,因为往往采访写作某个成功人士,总要以进入“主流社会”为标签,其实那是记者自己连主流和“支流”都没仔细想清楚所造成的。我们要想成为或进入美国的主流,一是多移民多生孩子,二是坚持自己的文化传统,并将优秀的某些精髓发扬光大。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但不能洋洋自得与房子之类的财富,反而要加以警惕,要象斯氏那样清醒和具有自觉的社会洞察良心和良知,有些良心恰恰还是反物质的。

华人要想不被吃掉,不是自我同化意识,而是坚守意识,包括对于富裕和物质的冷处理。以吃力不讨好的中文媒体举例,美国人的所谓主流,其实根本不会真正理睬我们,更别说加以重视。

中国需要在转型期,多些冷静的人;中国海外的华人,需要有更多的独立意识和对于财富富裕的警惕,那和主流没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斯坦贝克的文字,还保留了一些价值。比如这句:我强烈怀疑我们的道德与精神之崩溃是出于对富裕缺乏经验……